姓是人类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,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时间相差很大, 产生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,中国人的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,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義氏时代,中国的姓就被定为世袭,由父系传递。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,姓字是由女和生合成,许多古姓都有女偏旁,如姜、姚、姬等。氏是姓的分支,由于子孙繁衍,一族分成若干支,散居各地,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,这就是氏。据古文献记载,中国最早的姓是风姓,最早的氏是伏羲氏、神农氏、女娲氏等。 在商周时期,姓与氏有着严格的区别。姓是大宗的族号,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,一姓可包括若干氏,同姓不婚的礼制实行得很严格。确定婚姻关系之前,男女辨姓成为必要的程序。 西周是氏的数量大发展时期,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度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。每一次分封诸侯,既封土授民,又赐爵命氏。新的氏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。由姓分化出氏的情况,汉人应劭《风俗通,姓氏》归纳出九种类别:氏于号、氏于居、氏于事、氏于谥、氏于爵、氏于国、氏于官、氏于字、氏于职。郑樵《通志,氏族略序》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,其中比较重要的有:以国名为氏。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,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,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,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。以采邑为氏。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,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、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,这些卿、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,如刘、白、崔、鲍、费、范等。 以地为氏。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,便以所居之地为氏。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,其子孙于是以"东里"为氏。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,后来他辞去爵位,灌园于于陵,他的后裔便以"于陵"为氏。属于此类的氏还有东郭、南宫、西闾、北丘、百里等。 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。周代的制度规定,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,而应以其祖父〈即国君之子)的字为氏,如施、游、孔、颜、董、袁等氏即属此类。如果其祖父没有字,那就用他的名为氏,这一类的氏有金、少、汤、童、展、苟、庆父、高阳,等等。 以排行次第为氏。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(或孟〉、仲、叔、季为长幼之序。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代就用了 "仲叔"作氏。以官爵为氏。封官晋爵是很值得荣耀的,后人便把官爵的称呼拿来作氏。属于此类的氏有史、帅、军、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王、公、侯,等等。 以技艺为氏。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,直接以自己的职业为氏,像算卦的以"卜"为氏,杀猪宰羊的以"屠"为氏,制作瓶瓶罐罐的以"甄"为氏,唱戏的以"优"为氏(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倡优、优伶)等。 以德行为氏。少正卯在鲁国名声很大,孔子门人称他为"鲁之闻人",他的后代以"闻人"为氏。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,终于促成他回国登位,即晋文公。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,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暧,他的后裔就以"冬日"为氏。汉代淮南王英布,年轻时犯罪被黥刑(脸上刺字),他的后代不忌讳这一点,以"黥" 为氏。 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,氏于国、氏于字、氏于官、氏于邑四种是最主要的。到了春秋末年,姓与氏的区别还是非常严格的。进入战国时代,社会动荡,礼崩乐坏,周王室的实力和烕望江河日下,封邦建国、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再也难以继续下去。昔日的公子王孙多巳沦落为平民,以国、以邑为氏作为“别贵贱、显门弟”的标志也就失去了意义。 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,推行郡县制,阶级地缘政治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,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说,孔子"姓孔氏",汉高祖"姓刘氏",可见,到了西汉,姓即氏、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,姓和氏合二为一,互为称呼,或称姓,或称氏,并以父传子的模式代代相传,两千多年来没有变化过。 中国古老的姓氏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的全过程,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,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过程中和国家统一上,曾经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。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,更重要的还有竞争。俗话说:张王李赵遍地刘。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。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中,前19个姓,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。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,不到0.5%的姓占据了 50%的人口,这种现象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。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, 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,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。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,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,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。 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,不仅是文化的,还是生物的,尤其是那些小姓、奇姓、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。想想看,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,这些小姓、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,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,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遗产。按照中国人的传统,姓氏按男性传递,生女的小姓家庭,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。因此,保护小姓、奇姓,让其传承下去非常必要,国家应该制定一定的政策保护不常见姓。